蒲城石子饃的基本介紹
蒲城縣石子饃是陜西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漢族風味小吃,如今、以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傳遍陜西關中地區(qū)。因而被稱為中國食品中的活化石。
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又稱砂子饃。
營養(yǎng)價值
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產品特點
色半黃,表凹凸,形圓,味甜咸。
歷史民俗
據(jù)傳:“神農時食谷,加米于燒石上而食之”(《古史考》)。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 唐代叫做“石鏊餅”,并曾以此餅向皇帝進貢。到了清代,石子饃傳入江南,袁枚嘗罷,大加贊賞,稱之為“天然餅”。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制成的饃。它油酥咸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外賓吃后也大加贊賞。
蒲城石子饃的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500克,雞蛋1個,鮮花椒葉適量。
調料:食用油、白糖、精鹽各適量。
做法
1.面粉中加油50克,并依食者口味加進糖或鹽適量,同時加入鮮花椒葉適量及1個雞蛋,反復揉搓至面光滑柔軟為止,再分成10個饃坯。
2.另選取光滑的小石頭若干,洗凈晾干涂以少許油,放入深邊平底鍋內加熱并不斷翻炒,至石子灼熱燙手后,取出一半石子放在另一容器內保溫。
3.10個饃坯搟薄,平鋪于留在鍋底的熱石子上,再將保溫的石子均勻放在饃坯上部,用中火加熱下烙上燙,2~3分鐘后至饃色半黃即可出鍋。
聲明: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chuàng)內容,本文蒲城石子饃關鍵詞為“蒲城石子饃包裝設計,”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如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幫助企業(yè)找到亮點,打磨亮點,包裝亮點,讓產品更容易銷售。已經服務:金鶴大米,老街口瓜子,摩爾農莊核桃奶,御石榴果汁飲品,黃天鵝可生食雞蛋,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大師小點蛋撻,光明,今麥郎,書亦燒仙草等品牌。四喜發(fā)現(xiàn):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持續(xù)改善,終成于天下.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