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繡的基本介紹
粵繡(Cantonese Embroidery)是廣州刺繡(廣繡)和潮州刺繡(潮繡)的總稱,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起源于唐代。廣繡是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寶安、香山、臺山等地的刺繡,也就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潮繡發(fā)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區(qū)。
粵繡用線多樣形態(tài)等因素都用來強化,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毛績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針法十分豐富,把針線起落、用力輕重、絲理走向、排列疏密、絲結卷曲形態(tài)等因素都用來強化圖像的表現(xiàn)力?;浝C最主要的針法,有灑插針(即擻和針)、套針、施毛針。常用織金鍛或釘金繡法襯地?;浝C自清中期以來,分為絨繡、線繡、釘金繡、金絨繡等四種類型,其中尤以加襯浮墊的釘金繡最著名。起初釘金繡只加襯薄浮墊,后來變成襯厚浮墊,使花紋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繡制戲衣和舞臺鋪陳用品及寺院鋪陳用品。金絨繡以潮州最有名,絨繡以廣州最有名。
廣繡針法多變,針步均勻,巧妙運用針法絲理表現(xiàn)物像的肌理;題材廣泛,色彩豐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諧運用;講究刺繡的針法技術,更注重繡品的藝術效果,講求“功”為“藝”用。廣繡品種齊全,按刺繡材料分,主要有真絲絨繡、金銀線繡、線繡和珠繡四類。
粵繡構圖豐滿,繁而不亂;圖案工整,富于夸張;色彩艷麗,對比強烈;針法多樣,善于變化?;浝C運用“水路”的獨特技法,使繡出的圖案層次分明,和諧統(tǒng)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鄰近的刺繡面積之間,在起針和落針點之間留出約0.5mm的等距離,從而在繡面形成空白的線條。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鳥禽的鳥羽之間,都留有一條清晰而均齊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粵繡題材廣泛,其中以龍、鳳、牡丹、百鳥朝鳳、南國佳果(如荔枝)、孔雀、鸚鵡、博古(仿古器皿)等傳統(tǒng)題材為主。
粵繡針法豐富,有基礎針法、輔助針法、象形針法3大類,直針、續(xù)針、捆咬針、鋪針、釘針、勒針、網繡針、打子針等45種。繡制時,根據設計意圖及物像形狀、質感和神態(tài),巧妙地將各種針法互相配合和轉換,以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金銀線繡又稱釘金繡,是粵繡的傳統(tǒng)技法,針法復雜、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銀線墊繡最為突出。金銀線墊繡是在繡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較粗的絲線或棉線一層層地疊繡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勻滑、整齊,然后在其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在面層以絲線滿鋪繡制,然后在面層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覆蓋以絲綢,并將絲綢周圍釘牢,然后在上面施繡。潮州刺繡“九龍屏風”,畫面上為九條動態(tài)不同的蛟龍騰空飛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連,組成九龍鬧海,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壯麗場面。繡品采用了金銀線墊繡的技法,龍頭、龍身下鋪墊棉絮,高出繡面2~3cm,充分表現(xiàn)了蛟龍豐滿的肌肉、善舞的軀體及閃閃發(fā)光的鱗片,富于質感和立體感。
粵繡除采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chuàng)作設計方面還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繡品中。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視傳統(tǒng),不滿足于現(xiàn)實的描繪而追求著更為美好的理想,與此同時,還善于涉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繡品的構圖飽滿,繁而不亂,針步均勻,光亮平整,紋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xiàn)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產品特點
潮繡以戲服為主。它以布局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
粵繡的另一個獨特現(xiàn)象,就是繡工多為男工,和其他地區(qū)繡工均為女子不同,在繡制大件時,繡工常手拿長針站著施繡。
粵繡在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
其特色有:
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
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歷史民俗
廣繡是發(fā)源于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繡工藝,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湘繡、蜀繡和蘇繡并稱中國四大名繡。循著這一具有濃郁嶺南風味的藝術品游覽廣州,正如觸摸千年古城的文脈。
廣繡流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最早描述廣繡的精湛技藝:“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于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發(fā),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鉤分為三股,染成五色……” “給西方的禮物”到明代,廣繡已成為廣州民間重要的手工業(yè)之一。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并將繡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非常欣賞中國的金線銀繡,倡立英國刺繡同業(yè)會,按廣繡作坊形式組織英王室繡莊,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倡導在英倫三島傳播廣繡藝術,廣繡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廣繡。
清初,英國人把服飾拿到廣州繡坊加工。從此,廣繡明顯地吸收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成為商品性和實用性強于其他地區(qū)的繡種,在對外貿易中迅速發(fā)展。文德路文德路過去是廣州文教的中心區(qū)。 一直是個書香之地。裱字畫、賣古董、書籍和文房四寶的店鋪,鱗次櫛比,成行成市。文人雅士常來搜購各種古籍善本。 現(xiàn)仍有幾家經營刺繡的門店,擺滿了各種風格的刺繡作品,通過這扇窗口,傳統(tǒng)的刺繡藝術品走向市場。
清朝中葉,由于粵劇和粵曲的繁榮,廣繡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制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來定制,狀元坊內遍布加工粵劇戲服的刺繡作坊,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刺繡一條街”。廣繡業(yè)得以成行成市,廣州刺繡藝人的技藝也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運用絨線繡,并創(chuàng)造性地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狀元坊廣州市人民南路邊上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狹長小巷,它就是被稱為“廣州最知名的時尚集中地”、“年輕人的購物天堂”的狀元坊。 這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古老內街巷,因有宋代狀元張鎮(zhèn)孫的故居而得名。如今,狀元已埋入故紙堆中,小巷卻依舊閃耀著動人的光彩。幾十元的時髦衣服、幾元錢的卡通公仔、加入流行元素的西藏飾品、活潑可愛的各種小寵物以及經濟實惠的誘人小食都吸引著追求時尚的年輕人。
制作方法
工藝流程
設計繡稿
過稿
把繡稿平鋪緊貼在繡布上面,將繡稿的圖案印在繡料上(綢、緞、紗、絹等紡織品)上。
上繡架
把已經描好繡稿的繡料繃緊在繡架上。
刺繡
刺繡前須備齊各色繡線,根據畫面構圖設計繡紋,再使用恰當的針法進行繡制。
松架
完成繡制工作后,把繡幅從繡架上卸下來。
整理繡品裝框
繡幅卸下后,熨平繡紋,使絨線更加光亮,再繃緊繡品,裝上鏡框,一副精美的刺繡作品正式完成。
粵繡的獲獎榮譽
1982年,粵繡(廣繡)作品《晨曦》獲得“全國工藝美術百花賽”金杯獎。
1998年,粵繡(廣繡)作品《我愛小雞群》及《馬到功成》獲得“廣東省首屆工藝美術名家名作展”金獎。
2022年4月29日,粵繡(廣繡)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項目編號Ⅶ-4。
聲明: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chuàng)內容,本文粵繡關鍵詞為“粵繡包裝設計,”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如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幫助企業(yè)找到亮點,打磨亮點,包裝亮點,讓產品更容易銷售。已經服務:金鶴大米,老街口瓜子,摩爾農莊核桃奶,御石榴果汁飲品,黃天鵝可生食雞蛋,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大師小點蛋撻,光明,今麥郎,書亦燒仙草等品牌。四喜發(fā)現(xiàn):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持續(xù)改善,終成于天下.
聯(lián)系我們